冶炼过程中炉体处于高温状态,加上高温炉渣对炉衬的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(尤其炉渣中二氧化硅、氟化钙含量高时侵蚀更厉害)。此外,装料时也有可能使炉体受到损坏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及时维护炉体,把炉子补好,就会使炉子的寿命缩短,而且炉子坏了不及时修补,生产中易造成事故,所以出钢后要及时补炉,维护好炉体,提高炉子寿命。
补炉的原则是薄补、快补。要先补炉门两侧及出钢口朴,后补其余部位。因为补炉料要依靠炉内的残余温度来烧结,所以补炉越快炉内热损失就越少、温度就越高、烧结就越好。而出完钢炉门日及出钢口处,冷空气较流通、容易冷却,出钢口的坡度关系到钢水能否倒尽(如钢水倒不尽,炉底易坏,并易使后一炉化学成分不稳定),所以要先补炉门两侧及出钢口处。
具体操作:出完钢后,立即用铁锹将补炉镁砂或白云石投出钢口两侧及炉坡,这样,热量损失较少,然后用大铲补炉门口两侧。为了避免炉坡渣线处被残渣糊住,也可以用铁耙刮一下再补炉。余部位相对来说不易冷却,可等到炉门口两侧和出钢口处补完后再进行修补,对于三相电极附近的渣线和炉坡,因受电弧作用,仔较多,也要注意仔细修补。补的时候要薄补,因为一下子补得太厚,内层镁砂受热差,不能很好烧结,补不牢,造成冶炼过程大块镁砂上浮、炉渣黏稠,所以一般补炉厚度不超过25mm。当补炉量大时也可在白云石镁砂上再加一些石灰,以便进一步保护炉体。
补炉材料主要是镁砂和熟白云石。镁砂的优点是耐火度高,抗渣性强。熟白云石的耐火度和抗渣性能比镁砂略为差一些,因此在相同的炉温下,熟白云石就比镁砂易于烧结。由于我国白云石资源丰富,材料易得,故大多采用白云石补炉。另外,为了提高补炉材料的抗渣性能和使之易于烧结,通常再掺加沥青粉10%左右。补炉壁时为了使补炉砂容易粘牢也可用盐卤和水玻璃作黏结剂(条件许可时可以掺加些二氧化钛粉,使之易-于烧结),但在炼钢过程要注意去气工作。
更多信息
请直接与我公司服务人员联络(热线电话:0769-82621066/400-699-1286),以获得更多的有关补炉材料应如何选择,为什么每次出钢后要补炉及其它结构钢、合结钢、
合金钢、
合金结构钢、易切削结构钢、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、轴承钢、弹簧钢、耐热钢等的选择、应用、热处理及库存等相关资料。
资料来源: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结构钢事业部
『版权所有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』